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光临项目工程咨询网!

储能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日期:2022-03-08 09:00:15   来源: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浏览:
    储能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有预测称,从2021年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新能源相关企业将迎来更大舞台。

  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普及,氢能源、风电等相关新能源产业逐渐成长,储能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打开。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用电量约为26.8万亿度,平均每天用电量734亿度。假设全球每天有20%用电量需要配套储能,则储能规模将达到1.5万GWh。

  从建设风力太阳能综合发电场,到创新“新能源车+储能”商业模式,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普及,相关市场空间正进一步打开。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储能装机为35.6吉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6%,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到200吉瓦以上,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提高至10%至15%,可以催生一个数万亿级的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0GW,同比增长超600%。且装机规模较大的项目数量达34个,是去年的8.5倍,辐射全国12个省份。

  2021年7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几年的装机量目标。其中指出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到30GW,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向全面市场化发展。《意见》要求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电源侧储能为当前建设重点。

  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已有21个省级行政区在全省或部分地区明确了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规制性配储能比例以及配储时长。3个省份出台鼓励配储政策。综合来看,平均配储比例约为10%,配储时长约为2h。其中,全省或部分地区要求配储的省份2021年风电光伏装机量达到全国风光装机量的81%,为储能装机量增加的主要来源。

  随着储能行业关键技术的攻破,新型储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拥有规模和成本优势,且技术水平领先的头部公司有望在行业高速成长期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新能源应用规模加大,可再生能源将加速发展。同时伴随着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衍生新型生态系统的应用,储能下游三大应用端将迎来不同程度的新增应用需求。

  2021年下半年以来,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相关政策逐步落地,产业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全球范围内“碳中和”理念已成为共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必将引发电力系统对储能长期、持续的需求。储能业务将给企业带来更多获利机会,万里扬积极向能源存储领域扩张,瞄准的是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

  在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看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新能源占比会逐步提高,而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是提升发电容量充裕度、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值得注意的是,曾毓群已连续4年在政协委员提案中对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他建议,参照抽水蓄能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由于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容量电价是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储能电站综合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作为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为全世界留下了许多绿色足迹。其中,大展身手的新能源汽车让储能、风电、光伏、特高压等相关产业进入人们的视野。据了解,在本次冬奥会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其中,北京冬奥会期间共示范运行了超过1000辆氢能源汽车,并配备了30多个加氢站。这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最大规模的集中示范运营。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政策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和经济性逐渐显现,全球新型储能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回到顶部




北京国宇祥
上一篇:详细分析我国保险科技行业分析报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