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光临项目工程咨询网!

详细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及政策规划分析

日期:2022-04-08 08:59:35   来源: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浏览:
    3月10日,成都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期限3年,利率2.95%。据悉,这是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四川首单专用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绿色金融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发放绿色减碳项目贷款。

  据介绍,本次债券募集资金拟投的绿色项目筛选标准严、质量高,要求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且需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认定。同时,成都银行重点储备了新能源公交车、垃圾发电类、固体废物利用类、污水处理类、城镇供水类等绿色信贷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根据测算,本次债券拟投放的新能源公交车购置项目预计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7.1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3.64万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预计可实现年节能量2.54万吨标准煤;危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预计每年再生利用工业固废3.5万吨;污水处理项目预计可实现每年生化需氧量削减量2,847.00吨、化学需氧量削减量1,474.60吨、悬浮物削减量1,971.00吨、氨氮削减量222.65吨、总氮削减量292.00吨、总磷削减量37.33吨;城镇供水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供水912.5万吨,精准发力助推四川绿色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是全球绿色金融的引领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密切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的绿色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随着绿色金融各项标准的不断出台与落地,将有效促进和规范我国绿色金融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将迎来标准的逐步统一。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七部委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一顶层架构设计的指引下,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政策与制度创新不断发展,出台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政策从“导向性”越来越走向“实质化”。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金融机构纷纷加快创新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步伐。成都银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培育和倡导绿色信贷文化,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债发行,致力发展绿色金融。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及政策规划分析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和传统企业节能化、低碳化改造。同时,加快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扩大全国碳市场规模,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发展要坚持标准先行、数字支撑,利用能源电力大数据,推动面向金融的碳核算、绿色认证和绿色标准发展,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着力提升绿色金融业务回报,是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起,人民银行全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2021年升级为绿色金融评价,并将绿色债券业务纳入评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

  2021年,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人民银行创设推出两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一个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的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另一个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的大规模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领域。

  两个工具坚持“先立后破”,鼓励“两条腿走路”,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继续支持煤炭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对于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一定比例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利率均为1.75%,是人民银行最优惠的利率。截至目前,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分别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308亿元、134亿元,其中碳减排贷款带动年度碳减排4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回到顶部




北京国宇祥
上一篇:详细分析我国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和家事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