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细胞治疗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也较早进行了布局,建立了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浙江和四川7家拥有国家牌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长期深低温储存业务,并进行了多例异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力促进干细胞研究从研究向转化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干细胞研究能够有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将干细胞研究及应用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根据全球透明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报告,到2025年底,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705亿美元。
2023年中国干细胞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我国干细胞治疗行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2006年中国才将干细胞研究技术列入重大科技发展规划中,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干细胞治疗行业发展迅速,行业标准不断完善,行业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干细胞技术的研发和治疗技术的推广是实现疾病预防的重要医学手段,国家多个相关部委围绕持续支持行业研究、引入社会资本入场和支持应用转化三大方向陆续颁布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干细胞医疗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干细胞产业链较为完整。中国目前干细胞产业化的应用主要在干细胞存储、细胞制备、研究技术、治疗解决方案和相关基础服务等方面。此外,我国已经建立起多家产业化基地,包括国家干细胞产业化华东基地、国家干细胞产业化天津基地、青岛干细胞产业化基地、无锡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干细胞产业化项目基地等。我国已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再到产品研发及临床应用的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研究体系。
在干细胞治疗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也较早进行了布局,建立了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浙江和四川7家拥有国家牌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长期深低温储存业务,并进行了多例异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力促进干细胞研究从研究向转化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未来,中国干细胞医疗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间充质干细胞是再生医学中最常用的干细胞类型,当前有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随着研究进程的加快,将推动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的临床转化进程;其次,自体干细胞由于具有并发症风险低的特征,自体干细胞治疗市场有望加速增长;此外,干细胞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将随着研究的深化而得到拓展。
干细胞产业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医院、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多个环节。从产业链角度,干细胞产业可以划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其中,上游产业主要是干细胞的采集及存储,目前比较成熟。中游产业主要涵盖干细胞制备与扩增、干细胞药品研制及干细胞治疗技术研发等业务,是目前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下游产业以干细胞移植及治疗为主,集成了干细胞治疗最新技术成果,是干细胞产业最为重要的细分产业。
目前,干细胞治疗可用于对组织细胞损伤修复、代替损伤细胞功能等领域的疾病治疗;用体外培养、扩增的干细胞培育人体组织器官进行器官移植以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生物修复。截止2021年9月,中国已有133家研究机构(含军队医院22家)通过了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
干细胞治疗指的是用干细胞衍生的组织或器官替代病变的组织和器官,应用于脊髓损伤、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疾病等传统医学方法无法医治的疾病。而干细胞医疗产业是包括干细胞提取、干细胞存储、干细胞产品研发和干细胞治疗在内的整个产业。
随着行业进入资本赋能阶段,在此期间由于资本大量涌入,针对企业资金需求直接入股投资或其他资本对接的干细胞医疗模式逐渐成熟。现阶段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型干细胞医疗,通过企业自身丰富的产业资源赋能上下游企业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模式。虽然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已经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但从国内干细胞医疗整体盈利情况、运营稳定性和品牌影响力来看,整体行业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构建稳定且持续的商业模式仍需探索。
(工程师 范兆文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