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光临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详细分析我国全国沥青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日期:2021-07-30 09:26:01   来源: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浏览:
    沥青是最古老的石油产品之一,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发现并使用沥青。约1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原油作为原料,大规模生产沥青。石油沥青的消费主要涉及公路、市政、机场及建筑防水等,其中公路建设是拉动沥青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基础建设发展迅猛,从而带动道路沥青产能亦不断提升,2010-2018年国内道路沥青装置生产能力年平均增长幅度维持在10%左右,且2019年沥青产能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主要利好支撑不外乎三个方面,首先国内道路基础建设基数逐年提升明显,实现交通强国梦基调坚实。其次,原油进口权下放,无疑解决了地方炼厂"吃不饱"困境,让产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地方炼厂沥青总产能占据国内首位。最重要一点,由于道路沥青是炼厂众多液化产品中唯一没有消费税产品,其生产成本较其余产品优势巨大,以成品油消费税举例,汽油、石脑油等的消费税1.52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1.2元/升,而且目前市场80%以上道路沥青生产工艺主要以蒸馏为主,较其他产品必须二次加工等成本大幅缩减,而目前沥青价格按照税收占比来看主要以增值税为主,此次国家降低增值税3%,将有助于沥青生产企业理顺产业链未来发展,减轻因外部因素导致生产企业高昂的营运成本,对于炼化一体化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此外,从石油沥青下游终端行业占比来看,道路基础建设应用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中长期国内道路建设逐渐完善,其建筑沥青需求增长预期前景可观。

  近年来沥青行业已经进入高度成熟期,行业进入壁垒越来越弱化,成为完全竞争性行业,国际大型石油(化工)公司通过独资、合资、并购等方式加入国内改性沥青生产行业,加剧了国内改性沥青市场的竞争;同时,国内规模较大,实力较为雄厚的专业沥青生产企业在全国范围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一、市场规模

  1.2018-2020年沥青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2020年,我国沥青市场规模达到1128.61亿元,同比增长10 %,行业近三年增速较快。

  图表:2018-2020年中国沥青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沥青行业市场饱和度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统计和预测,2020年沥青行业的销量规模在1128.61亿元,而该行业的潜在市场容量在1400亿元以上,因此沥青行业市场饱和度不高,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影响沥青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沥青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周期性与交通道路建设和维护的周期性紧密相 联。我国的交通道路建设大多以省为单位独立进行,通常以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这五年内的前三年主要进行道路的规划、设计、勘探和路基施工,后两年主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路面配套设施安装。因此,各省份通常每隔三年就会出现一个沥青使用高峰。就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每年在批准公路建设计划时会划定重点建设省份,因此专业沥青行业在地域和时间上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4.2021-2025年沥青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预计2021年沥青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30.25亿元,2025年沥青行业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747.62亿元。

  图表:2021-2025年全国沥青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二、市场结构

  我国的沥青主要应用在公路、建筑、市政、机场建设等领域。

  (1)新建高速公路

  依照《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0万公里。据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道路沥青的年消费量在2,000万吨至2,500万吨。2018年,我国道路沥青年需求量约为2,500万吨,随着交通建设规模的大幅增加,预计至2020年国内沥青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800万吨。

  (2)市政道路建设

  近年我国市政建设发展较快,从各省市公布的“十三五”期间公路建设规划和公司实际销售情况看,部分发达地区省市的市政道路建设规模超过了新建高速公路建设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市政道路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沥青用量将继续扩大,未来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3)机场建设

  随着新一批机场建设项目的获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民航总局正在酝酿大规模的机场建设计划,以应对未来航空市场的发展需要。未来5年内,我国内地机场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400亿元左右,按惯例预计10%左右的资金将用于机场的道路建设。由于改性沥青在机场道路建设中所占比例较高,上述机场建设计划将极大刺激沥青尤其是改性沥青的市场需求。

  图表:2020年我国沥青行业消费领域分布

  


回到顶部




北京国宇祥
上一篇:详细分析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