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光临项目工程咨询网!

详细分析2023年中国海洋渔业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现状解读

日期:2023-02-21 08:59:26   来源: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浏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连续二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海洋渔业生产总体稳定,海水养殖产量稳步增长,远洋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是仅次于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第三大海洋产业。
 
海洋渔业指通过在海洋中捕捞、采集和养殖水生动植物获得水产品的一类生产活动,按照生产特性划分,海洋渔业可进一步划分为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广义的海洋渔业还包括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的上下游产业,如渔船、渔具制造和海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部门。近年来,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海洋渔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4月19日,为进一步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形成渔港经济区,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十三五”期间,发展海洋经济被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现代渔业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洋渔业行业深度分析
 
1、渔船数量明显减少,海洋渔业捕捞产量稳步下降
 
目前,纳入国家“双控”管理的国内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不含港澳流动渔船和特定水域骨干船队)共11.7万艘(其中大中型渔船5万艘、小型渔船6.7万艘)。与2015年底相比,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总数减少4.4万艘、165.7万千瓦,其中大中型减少1.5万艘、122.5万千瓦;小型减少2.8万艘、43.2万千瓦。要求2020年底达到的2万艘、150万千瓦的海洋捕捞渔船压减目标已经实现。随着渔船数量的减少和作业方式的优化,近年来海洋捕捞产量呈稳定下降态势。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海洋捕捞水产品产量为1000.15万吨,比2015年下降43%,养捕比达到78∶22,“十三五”海洋捕捞总产量控制目标也已提前完成。
 
2、渔船结构明显优化,节能环保水平稳步提升
 
从作业类型看,资源破坏严重的作业类型渔船占比持续下降,其中拖网类渔船占比降低近10%,底拖网渔船由2334艘减为51艘,三角虎网和帆张网渔船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资源友好型渔船占比逐年提高,尤其是钓具类渔船占比增加逾145%;从船舶材质看,玻璃钢等新材料和钢质渔船占比大幅增加,分别由8%和24.6%增至22.5%和30.1%,木质渔船占比显著下降,由67.5%降为46.4%;从船龄看,渔船低龄化趋势明显,船龄10年以内的新船占比由11.7%提高到33.7%,老旧渔船占比由67.7%降为40.6%,其中限制使用的老旧渔船数量减少近半。
 
3、渔业装备现代化不断提升,生产事故率明显下降
 
通过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与渔船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渔船数量不断下降,老旧木质渔船陆续退出,玻璃钢等新材料、新技术船舶占比增加,目前,钢质和玻璃钢渔船总计已超过6万艘,超过现有捕捞渔船总数的50%,渔船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渔船与渔业生产安全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渔业事故和死亡人数持续保持历史低位。
 
海洋渔业行业前景预测
 
中国是海水产品消费大国。近十多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不断改善,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量保持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品质化、高级化趋势特点。海产品凭借其营养价值高,既提供了高价值的海洋蛋白,而且是广泛的必需微量元素、矿物质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需求亦由过去的区域性、季节性消费转为全民消费、常年消费。
按照我国14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海鲜消费呈现上升的趋势,2019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达32.82KG/年,较2018年增加了4.52KG/年,同比增长16.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有所下滑,2020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为26.42KG/年,较2019年减少了6.40KG/年,同比减少19.5%。人们的消费结构改谱、消费水平提升,更加速了海鲜大品牌的成长。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以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60%降至50%以下,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目前的30%左右。
 
从地域来看,我国海鲜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华东地区消费占全国的45.3%,年消费海鲜837.9万吨;华南地区占24.6%,年消费量海鲜455.0万吨。
 
海洋渔业行业未来发展分析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沿海省市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海南、吉林、江苏、浙江、广西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培育现代海洋渔业,推动海洋绿色牧场建设。
 
“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加大力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持续降低捕捞强度,兼顾渔业产业发展与捕捞强度平衡,创新政策设计,发挥政策合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沿海渔民减船转产,鼓励对资源破坏严重作业方式渔船改造为拖网、张网之外的渔船;
 
二是加强渔船消防救生设施设备与海洋宽带设备、渔船防污染等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建设;
 
三是在舟山等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玻璃钢等新材料、新技术渔船试点建设;
 
四是提升渔港、渔船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依港管船、管人、管渔获物;
 
五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渔具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开展渔获物定点上岸、合法性标签的信息化监管;
 
六是探索研究多因素对捕捞渔船性能的影响,初步构建渔业捕捞强度评价体系。

回到顶部




北京国宇祥
上一篇:详细分析2023年玉米深加工市场前景分析及现状解读项目可行性
下一篇:最后一页